五 代
(907~960年)
开平三年(909年)
吴越王钱镠割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坛丘属吴江县。
宋 朝
(960~1279年)
熙宁六至八年(1073~1075年)
连续3年大旱,饿殍遍地,继发瘟疫,镇、乡萧条,村无炊烟,田地荒芜。
建炎元年(1127年)
道士徐秋月在黄(王)家港(现东屯村)建玉虚宫(现为黄家港庙),新中国成立初曾改为学校。
绍兴五年(1135年)
自春至夏不下雨,八月大雨,水淹没圩堤,田间茅屋倒塌十之八九;十月大风拔树,民多饿死。
嘉定中(1208~1224年)
建坛丘岳祠禅院。咸淳中(1270年)僧杲重建。明洪武中,再重建,归并明庆教寺。明宣德三年(1428年)僧广润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僧元素重修;清雍正三年(1725年)僧道源再修。1958年,拆除改建为大会堂。1999年2月8日,大会堂定为危房,停止使用。
元 朝
(1206~1368年)
延佑四年(1317年)
建莲云桥(在坛丘镇,俗称大桥)。清雍正元年(1723年),修建并更名为莲花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建,翌年告竣,复原名。民国17年(1928年),增建栏石望柱。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僧大显建寿春庵(现新安村);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僧文谦修,后圮。
道士沈诚一建北圣堂圣祠(现人福村),已毁。
道士杨景和建高真堂(高正堂,现利农村),后毁。明洪武三年(1370年)道士陈后旸重建。明正德八年(1513年)道士徐永高奏复旧额。
至正年间(1340~1368年)
僧昙祯建观音亭于西村;清宣统二年(1910年)僧一贞重修。
明 朝
(1368~1644年)
洪武三年(1370年)
八月十三日,朱元璋御笔钦点,孔克良被授苏州府吴江县烂溪巡检一职。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共有23个人做过烂溪巡检。
洪武八年(1375年)
十月,吴江县烂溪巡检孔子五十五代孙、曲阜孔克长写《烂溪巡检司记》。
洪武年间(1368~1398年)
邑人曹桂建囤皮桥(豚肥桥),跨南塘村、东屯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建。
永乐三年(1405年)
六月朔、十月淫雨,大水,田禾尽没,室内捕鱼,百姓大饥。
永乐九年(1411年)
修长州县界(今七里港)至嘉兴府界﹝今鸭(匣)子坝港﹞间的石塘、土塘桥路70余里,泄水洞131处(坛丘段的烂溪在其中)。
成化中(1465~1487年)
坛丘成市(清乾隆《震泽县志》中的“檀邱市”;清乾隆《吴江县志》中的“壇邱市”),定为十八都,领全图十一,不全图三,属澄源上乡管辖;宁家浜(清乾隆《震泽县志》中的甯家浜,现溪南村任家浜)成村。
弘治八年(1495年)
园觉庵僧建织纱桥,跨现小熟村与南麻永安村,为四拱石桥。民国时改为三孔平石桥。
弘治十五年(1502年)
周用中进士,任吏部尚书,居住在烂溪之西,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任上故世,葬于十八都亢(西亢)字圩(今桥门村)。
正德三年(1508年)
钱鼎(南塘港人)在南塘港重建广济桥,俗呼亭子桥,该桥始建无考。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大旱,河底干裂;二十四年,大旱,太湖水涸。人食草根树皮,大疫,路殍相枕。
是年,巡按御史吕光询疏运河、浚麻溪等59处。
万历十七年(1589年)
六月大旱,太湖水涸,买1石米需银1两6钱。冬天,严寒,荡漾结冰,人可在冰上走。
万历年间(1573~1620年)
仲廷选建三条桥(跨犹、修两圩的禄安桥及种福桥、长生桥)。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建。现已毁。
崇祯十三年(1640年)
大旱,蝗,大饥;翌年四至八月,飞蝗蔽天,流丐满道,多枕藉死,民间以糟糠浮渣为口粮,或吃榆树皮及木屑。
崇祯十六年(1643年)
钮应斗中进士,东汲(吉)港(现南心村)人,封为文林;翌年,授福建漳浦知县。
崇祯年间(1628~1644年)
朱明德,明末诸生,清入关后隐居柏字圩百花庵(现新东村),潜心学道教,弟子著录者数百人。
计大章,计东族叔,琪字圩(现新东村)人,清入关后弃官隐居著书。
朱明德、计大章与周灿、仲时铉等结诗社。
清 朝
(1616~1911年)
顺治元年(1644年)
浙东人李九成聚众劫掠举人孙兆奎,孙反击攻之。李大惊,弃戈受缚,被斩于烂溪,所掠妇女全放回家。
顺治十四年(1657年)
计东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卒后葬于焉字圩斗家浜(现郎中村)。
康熙初年(1662年)
里人钮文乾撰写《重建白龙桥》碑文中记载:清康熙初年,白龙港口跨北心、天字两圩,建梭墩石桥。咸丰二年(1852年),桥经轧圮。同治季年(1864年),桥西移南心、北心圩建排柱石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桥又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沈节母率先捐款,镇绸业人员也捐款,重建三拱环桥于初处。宣统三年(1911年),竣工,刻石碑,修复宝珠庵、迎龙桥,桥北建凉亭三楹。60年代中,凉亭被毁。1995年5~6月,白龙桥两次被撞,中拱断塌,修建;重建迎龙桥。
康熙七年(1668年)
六月十七日戌时,地震(有声),屋宇摇撼,河水沸腾,翌日,地出盐碱。
康熙十一年(1672年)
八月初一夜,飞蝗满天如火沙,庄稼数日被灭,秋收不到一两成。
康熙十三年(1674年)
重建富发桥(现西扇村),该桥始建无考。
康熙二十年(1681年)
六月廿四,文涛仲棅、仲枢孙男女四卒,葬于琪字圩八只(转)湾(现新东村)。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大旱,夏季四至七月不下雨,港底干涸。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潘葆光,南旺(王)港人(今利农村),殿试中探花,官至琉球(冲绳)副使。
陈王谟,计阿(家)港人(今龙桥村),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刑部广东司主事。
雍正元年(1723年)
二月,里人沈光杰等在大谢乡立治安碑一块,碑名为“驱逐流丐弭盗安民告示”。
是月,重建清风桥(位于现坛丘镇),清光绪二年(1876年)又重建,该桥始建无考。1969年7月夜晚,桥面断裂下沉,修建。
雍正四年(1726年)
吴江分吴江、震泽两县,烂溪西为震泽县,烂溪东属吴江县。坛丘在震泽县有十八都,领图十一,不全图三;在吴江县有二十都,领图十三。
雍正八年(1730年)
巡抚尹继善督修吴江、震泽两县南北塘,从吴县至秀水县10904.9丈,四月开工,翌年八月竣工(坛丘段在其中)。
乾隆九年(1744年)
里人陈王谟建奏福桥,在五牛圩。
乾隆年间(1736~1795年)
烂溪汛,坐落于柏字圩(今新东村),营房6间,防兵5人,管辖19圩;斜港汛,坐落于虑字圩(今大谢村),营房3间,防兵5人,管辖6圩。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六月,大旱,蝗虫伤害庄稼,翌年春,大疫,饥,民以竹根木皮为食。
嘉庆三年(1798年)
冯运等重建明月桥(位于现坛丘镇),该桥始建无考。1963年,改建为平石一拱桥。
道光三年(1823年)
春天,连续阴雨,农历三至五月,雨不停;七月戊辰日大风,水骤涨;甲戌日又刮大风,水稻全淹。
道光七年(1827年)
建跨伦、基字两圩(沈家扇港)的5孔石板桥,取名为太平桥。民国23年(1934年)6月,大谢乡陆荣光募集资金准备重建,民国25年8月,开始重建,翌年3月竣工。
咸丰十年(1860年)
五月四日,盛泽士绅向驻嘉兴的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接洽,坛丘在烂溪以东的二十都,与盛泽一起划归秀水县管辖。
七月初,自嘉兴来的太平军攻占盛泽地区,太平军占领各乡镇,设乡官,张贴告示,安定民心,立门牌,筹军饷。
十一月十日,太平军奉命立限:军民一律留发,如有私剃,严厉责罚。
是年,英商呤唎携银4万两,驾汽船到盛泽(坛丘)等地收购土丝,为时3周。
同治元年(1862年)
泳福桥跨焉字、危字两圩,该桥始建无考,后圮坏;民国元年(1912年)重建,俗称仲子环桥,1977年9月台风袭击被大水冲垮。
同治二年(1863年)
江苏巡抚李鸿章率清军纠合戈登洋枪队攻克苏州,恢复建制如旧,坛丘在烂溪以东的地域仍属吴江县,烂溪以西的地域属震泽县。
同治六年(1867年)
提督孙金彪带千余人围东舍(厍)港人朱法大(朱法度)、朱法二于盛泽西市赌场,将兄弟俩及余党二十余人全抓获。
同治十一年(1872年)
修建目莲桥(跨现南塘、西扇村),该桥始建无考。民国14年(1925年)2月全坍塌,程家瑞发起集资重建,翌年8月竣工。多余钱在桥西建大有亭,塔港建牌楼。1993年目莲桥改建为公路桥。
光绪六年(1880年)
江海关官员E·罗契到盛泽实地调查,织机总数接近8000台,集中在距镇中心半径2.5公里之内(坛丘境内烂溪以东部分地方)。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八月廿四下雨至十月初四,田尽淹,无收成,大饥荒。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西洋牧师毕来思和王益樵由新塍到坛丘布道。二十八年,在老鼠坝购地建礼拜堂,堂会成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天主教由苏州传入坛丘,苏州传教徒在赵家坝造天主教堂。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重建太平桥,该桥始建无考,现名杨家桥,在危字圩(今南心村)。
中华民国
(1912年1月至1949年9月)
民国元年(1912年)
1月1日,震泽、吴江两县合并为吴江县,坛丘属严墓市管辖。
重建太平桥,该桥始建无考,在危字圩(今南心村),跨东汲港。
民国2年(1913年)
2月,俞湘奏创办坛丘国民小学于岳祠禅院后埭(大悲阁)。民国14年(1925年)时为严墓区第四小学(严四校)。
是年,陆玉冈在坛丘西村续章祥宝门下开设中医诊所,为民国时坛丘首个中医诊所。
民国3年(1914年)
9月,南塘程家声创办南塘国民小学于程家厅堂。民国14年(1925年)为严墓区第三小学(严三校)。
民国8年(1919年)
6月下旬起,雨连绵下了十多天,坛丘水位高3.9米,运河与内湖荡相连,河堤断裂。
民国9年(1920年)
6月20日(端午),坛丘镇银匠湾,陈家新媳妇熏蚊虫引燃大火,烧掉房子十多间。
民国12年(1923年)
严墓市恢复乡议事会,11月8日,南塘陈一之当选为严墓市议会议长。
民国13年(1924年)
4月12日,民间举办双杨会,66条会船从震泽双杨出发,途经境内南塘、长荡、白龙港进西白漾,停留7天,4月17日晚,风水墩开饯行(杨)会。这是民国时期举办的最后一次双杨会。
12月,乡绅朱元直募资增巡船6条,连前面的巡船共10条。
是月,坛丘、南塘设派出所。
民国14年(1925年)
1月,坛丘市民公社成立。
5月30日,上海“五卅”惨案后,坛丘、南塘联合沪案后援会成立。6月18~23日,沪案后援会请环球影片公司到坛丘、南塘放电影,筹资金汇沪作援助。
8月4日下午3时,国民党七区五分部在南塘港成立。
8月6日下午1时、国民党七区四分部在坛丘成立。
10月,秋季猛将会龙船赛在坛丘岳祠漾及坛丘港举行。
11月16日,《新严墓报》报社成立,社址设在南塘港,是日,《新严墓报》首期发行,创办人凌树人、钮善(锡卿)、施士知、刘清士,每月1期。
民国15年(1926年)
3月4日,坛丘民众创办秀州第六小学于老鼠坝基督教堂。
是月,国民党县党部,农民运动部主任汪大千到南塘港、坛丘镇宣传三民主义,兼考察党务,力图把组织发展到农工商各界。
春,坛丘地区天花、麻疹流行;七八月间霍乱流行,日死数十人;坛丘人民用迷信的方式出瘟会驱赶瘟神。
7月,坛丘保卫团成立。
八九月间,坛丘遭飓风,刮倒房屋20多间,死1人。
民国16年(1927年)
陈一之提案获准,南塘港洋学堂开始建造,民国18年竣工。
民国17年(1928年)
8月,国民党调整区党部,原坛丘所属的七区改为属五区,不久,又改回。
民国18年(1929年)
8月,吴江县调整区划。坛丘在盛泽区的有3个全乡(全乡是指这个乡全属于坛丘境内),1个不全乡(不全乡是指这个乡有一部分不属于坛丘境内);在严墓区的有2个镇,3个全乡,2个不全乡;在平梅区的有1个不全乡。
是月,坛丘境内设坛丘镇、南塘镇。
是月,乌镇至盛泽的翔兴轮船途经坛丘并停靠。
是年,金垚春在南塘港开设中医诊所。
民国20年(1931年)
7月8日至8月10日,连续下雨34天,其中7月降雨464毫米。8月24~25日,狂风暴雨袭击,溃击圩围,底、角、物、献、建、尾、福字等圩受灾严重。
是年,陈梦舟在中南乡塔港开设中医诊所。
民国21年(1932年)
2月3日,坛丘、南塘正式安装电话。
是年,坛丘、南塘、霖安等乡设干事7人。
民国23年(1934年)
8月,坛丘、南塘由镇改为乡,属严墓区。
9月4日,坛丘北村港疏浚河道;过境苏杭班停靠坍溪桥码头,日本侵略军入侵时停航,后恢复,80年代后期不再停靠。
是年,大旱,上游水几乎断源,部分河港干涸,早稻枯萎,晚稻不能及时种植;稻在扬花时遭狂风;九月,又遭稻瘟病,秋熟歉收。
民国24年(1935年)
12月9日,李金宝快班船,由严墓至盛泽,途经坛丘停靠,后停航。民国25年6月6日重开,1968年停航。
是年,各乡、镇普查圩及桥梁。属坛丘境内的圩有68只,其中在盛泽区的有34只,严墓区的有31只,平望区的有3只;桥梁有78座。
民国25年(1936年)
3月5日,大谢乡陆荣光集资成立无限责任吴江县盛泽区大谢乡绸业合作社,理事主席陆荣光,日本侵略军入侵时停办,民国35年2月16日恢复。
民国26年(1937年)
上半年,坛丘各乡合作社成立,与南麻、严墓等7社组成保证责任吴江县织绸运销合作联合社。
11月9日,日本侵略军自王江泾经麻溪入侵盛泽、坛丘等地。
12月26日,利农村民杨财发在震泽西边的三里桥杀掉2个日军。
年末,盛泽徐力强家逃难到坛丘镇开首家染坊,取名为三元盛染坊。
是年,大谢乡陆荣光在沈泥村庙里办洋学堂。
民国27年(1938年)
2月,日本侵略军在南麻中旺村打败仗后到人福村潜龙渠枪杀钱慧峰、钱小和尚,并挖出他们的心脏。
民国28年(1939年)
吴江县分(苏嘉)路东、路西2个区域,坛丘属路西。
民国29年(1940年)
年初,吴江县政府委任第三战区战时干部训练团人员俞清志为三区(盛泽区)区长,兼三区抗敌自卫队区大队长;第三区设常备大队,兵员数十人,驻暗众浜(今小熟村)。
7月,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来往于盛泽、坛丘间的联络员孙葆纯(又名老奎)被捕,被杀害于西白漾风水墩。
12月12日夜,俞清志按在坛丘镇天源堂药店与金若望一起制订的计划,到盛泽镇压青帮头子叶冠吾。
民国30年(1941年)
2月26日,俞清志到盛泽伪区公所处决伪区长简汉青。
是月,中央特科和浙西特委派中共党员马雨亭(化名蔡允中)到三区建立党的组织,公开身份为大谢乡事务员。
3月,日伪军袭击并包围暗众(中)浜,追杀抗日青年施明、许永蓼。他俩为保护机密文件而跳入四十亩荡被日军枪杀。
三四月,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大谢乡发展丁少荣为中共党员;10月,中共大谢乡党支部成立。
春,中共地下党员金若望负责的吴江政工队进驻大谢乡小谢浜,宣传、扩大抗日武装;6月,吴江政工队在大谢乡一带组织兄弟会、姐妹会,会员七八十人;秋天,吴江政工队在大谢乡发动减租、减息斗争。
秋,日本侵略军窜到溪南乡、大谢乡一带大规模扫荡、掠夺财物,烧毁小谢浜房屋20多间;吴江政工队转移。
12月,日军进驻坛丘支连喜家,常驻日本兵10人,最多时34人。
是月,特务到大谢乡抓中共地下党员蔡允中、赵子扬;党的主要领导人和外来党员全撤离;大谢乡党支部暂时与上级失去联系。
民国31年(1942年)
1月12日,坛丘十多个百姓被驻坛的日军抓捕、关押、上酷刑。
4月,中共新塍区委书记沈如淙到大谢乡恢复党支部;支部书记仲春山,委员钱福宝、潘天扬、顾春泉。
7月,日伪当局对游击区采用分割包围和蚕食政策。大谢乡、溪南乡在其中。
10月31日上午,中南乡合作社成立。
是年,大谢乡的中共地下党员到南塘、坛丘、太平、梅堰等乡发展党员。
民国32年(1943年)
1月10日,常驻坛丘的忠义救国军成员李振琪施计,将俞清志骗到严墓镇。俞遭李振琪突然袭击而当场牺牲。
民国33年(1944年)
秋,伪军到坛丘、人福、新安等村抓三十余人押送严墓炮楼,后被赎保出来。
民国34年(1945年)
8月,中共淞沪工委的地下党组织,派交通员给钱福宝送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
民国35年(1946年)
年初,调整区域,10月又调整,坛丘在盛泽区的有2个全乡,1个不全乡;在严墓区的有1个全乡,2个不全乡;在平望区有1个不全乡。
2~4月,大谢乡、溪北乡先后恢复、成立绸业运销合作社,10月31日,中南乡南塘保合作社成立。
7月4日,坛丘保国民学校改为中心国民学校,南宁、大路、中南、中北等乡的学生可住宿。
10月前,地下党员钱福宝等做工作安插进步青年张通生、金达生分别当溪南乡、大谢乡乡长,10月选举成功。
10月7日,坛丘在盛泽区的长安乡、溪北乡、大谢乡农会均成立,选出监事、理事两套班子。
10~11月,中南乡、坛丘乡、大路乡分别召开乡民代表会,先选出乡民代表主席、参议员,再选举乡长、副乡长。
11月25日,中国合作事业协会择定大谢乡为合作实验区,指导员韩师琦,主任陆荣光。
是月,坛丘完成保、甲、户、人、壮丁数的统计,坛丘乡有10保,96甲,959户,4264人,壮丁715人。
是年,坛丘乡在乔家浜造基督教佈道所。
是年,中共大谢乡地下党员潘天扬等在盛泽染练工人中发展党员。
民国36年(1947年)
2月,中共地下党员朱林芳到周家溪以裁缝身份作掩护,发展地下党员。
是月,长安乡长甸路及霖安乡的织绸合作社成立。
3月,溪塔乡召开乡民代表会,选举主席、副主席。
5月20日,坛丘乡调解委员会成立。
6月14日,盛双班(盛泽至双林)轮船途经坛丘并停靠。
是月,中共地下党组织派肖斧(又名丁惠人)到大谢乡钱福宝家以当家庭教师作掩护,配合搞武装斗争。
10月5日,坛丘乡农会恢复,选出理事、监事两套班子。
10月12日,坛丘乡教育工会成立,有27人参加,常任理事周宗洛。
是月,坛丘西村汝家水角上茶馆失火,烧掉房子二十多间。
11月,长安乡召开乡民代表会,选举主席、副主席。
12月,中共南京市委委员方休在大谢乡钱福宝家开会并察看地形,筹建地方武装。
是年,坛丘设邮政代办处,翌年恢复电话。
是年,坛丘各乡组建自卫队,设队长、队副,有常备队、独立大队,配有手枪、长枪、机枪。
是年,坛丘乡救火联合会成立。
民国37年(1948年)
1月,中共杭嘉湖工委成立,大谢乡地下党组织受其领导;3月,杭嘉湖工委与上海淞沪工委合并为淞沪杭嘉湖工委。
是月,横扇区七保、八保保民要求划到严墓区善骏乡;4月22日获准,划属严墓区善骏乡十四保。
1~2月,坛丘乡泥师(司)浜、中南乡南旺港、大路乡蚕丝生产合作社分别成立。
2月,区域调整,坛丘地区原大谢乡、溪南乡合并为谢圣乡;原长安乡、溪塔乡合并为忠介乡;原坛丘乡、中南乡、善骏乡合并为善骏乡等。
4月23日(农历三月十五日),中共大谢乡党支部组织地下党员潘天扬、顾阿坤等去新塍夺枪。
4月下旬,国民党到大谢乡搜捕中共地下党员,抓走沈沛乾及顾春泉妻、钱福宝妻。
是月,江浙交界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由中共吴嘉工委领导。
3~4月,周平乡周溪保、谢圣乡、忠介乡合作社及坛丘织绸运销合作社成立。
5~6月,谢圣、忠介乡分别召开农会整理成立会,选理事,监事及主席。
7月1日夜,中共吴嘉工委武工队成立,由10个人组成,领导人金佩扬、沈如淙。
7~8月,忠介乡、善骏乡、谢圣乡分别召开乡民代表大会,选举代表及主席。
夏天,旱,严墓区合作社指导员吴毓骍,向中国农民银行贷款一半,另一半分期归还,购买美国救济总署的一台七马力立式戽水机,为人福村角字圩、南塘村羊眼兜等230多亩田灌溉。
秋天,国民党在《新报界》显要位置登载抓捕中共地下党员钱福宝的通缉令。中共吴嘉工委决定让钱福宝转移。
民国38年(1949年)
4月13日22时左右,吴嘉工委30余人到善骏乡一保、十一保自卫队收缴长枪7支、短枪7支。
4月19日,中共吴嘉工委独立团在江浙交界的新庙桥成立,共400多人,团长刘光正,政委沈如淙。
5月4日,吴嘉湖独立团改为独立大队,并与解放军接上关系。
5月6日,坛丘解放,乡名仍为善骏乡,属严墓区管辖。
5月16日始,剿匪肃特。中旬,原与土匪俞国忠一起的善骏乡第一保保长高亦祥(高祥官)在南下干部刘夜(亚)明的教育下,把枪交给政府。
5月20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完成接管旧政府工作,善骏乡有14保,其中在坛丘地区的10保,2001户,7724人,耕地面积21312.097亩。
是月,坛丘中心国民学校更名为坛丘村中心小学,翌年2月设区后,为区中心小学,辖坛丘、南麻、南塘、龙泉、大谢5个片的小学。
是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暗众浜(今小熟村)对国民党16兵团整训、整休、整编,为解放上海作准备。
7月20~25日,遭遇水灾及台风灾害,忠介、谢圣、善骏3乡均开展抗灾救苗,其中善骏乡淹没5025.7亩,抢救出4694.7亩,淹死1人,倒塌房屋36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1949年10月1日起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
11月,善骏乡开始查禁毒品,号召有吸毒史的人自觉戒除或强制戒除,至1951年底,坛丘区贩毒、吸毒现象已禁绝。
1950年
年初,善骏乡组建民兵组织。
1月,废除保甲制。
是月,善骏乡开始清查登记反动党、团、政、警、宪、特组织人员。
2月8日,坛丘区生产救灾备荒委员会成立。
是月,设坛丘区,辖坛丘、南塘、大谢、南心、郎中、太平、南麻、龙泉、开阳9个乡。同时组建中共坛丘区党委、坛丘区人民政府;任命于辉华为区委书记、于时贵为区长。
是月,坛丘乡人民政府成立,任命张光启为乡长,7月调乡长刘夜(亚)明,任命黄文奎为副乡长。
3月中旬,坛丘区农民代表会召开。
7月前,各乡、村农会成立,乡设正、副主任;村设大组长。
8月,中共坛丘乡党支部组建。
是月,区会计陆某贪污机关干部伙食津贴300余万元(旧人民币),被开除党籍及判刑。
10月始,惩处反革命分子,至1951年7月,坛丘区逮捕95人,其中枪决23人,判刑2人。
11月下旬起,区在龙泉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翌年1月全面推开,月底结束。
1951年
2月,中共南塘乡党支部成立。
3月,各乡召开农会。年末,全区有农会会员14212人。
是月,坛丘区郎中乡率先建俱乐部。
4月24~27日,全区开展爱国主义大生产和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
是月,坛丘区在组暗村建首个文化站,工作人员2人。
5月中旬,土地改革复查验收;7~10月发土地证。
是月,坛丘区委托供销社向农民征收公粮和粮食代购代销业务。1952年冬天设粮食供应站,经营粮食代购代销业务。1955年7月,供销社与粮管所业务分开。
秋天,各村以俱乐部为阵地办冬学(夜校),进行扫盲。翌年,条件好的夜校由冬学转为常年民校。
12月,坛丘区发动群众防匪、防特、防偷、防窃、防火、防毒、防空运动。
是月,区政府开始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冬季,坛丘区在大熟村建国有农场,有土地665.38亩;1954年7月与盛泽区合并时停办。
1952年
2月,南塘乡董阿传组织5户贫农率先组建互助组。10月,全区互助组学习董阿传10条经验,并开展竞赛。
是月,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
4月24日,坛丘区农代会召开,出席代表1112人。
是月,全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垃圾、埋积棺、建垃圾箱、除四害,预防接种及防治血吸虫病)。
8~12月,坛丘区先后建立南麻、郎中、太平、开阳、龙泉5个乡党支部。
12月12日,全区9个乡的妇女代表会(以下简称妇代会)均召开。
1953年
1月中旬,全区各乡抗美援朝动员大会召开,会上2076人报名,其中1282人参加体检,41人入伍。
是月,一贯道、龙华会等反动会道组织被取缔。
是月,坛丘区整党与第二期建党;太平乡先行,全区发展新党员31人。
4月2日17时,坛丘区劳动模范(简称劳模)及互助组代表会召开,有170人参加。
4月24~25日,区在大谢乡庙前村召开互助合作代表会,739人参加。
是月,坛丘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会(简称团代会)召开,选举区团委书记季之孝。
至7月1日零时,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坛丘区总户数8353户,总人口32168人,其中男16655人,女15513人。
7~8月,旱,区委组织民工疏浚河道,坛丘港成航道,苏州至乌镇的轮船(简称乌苏班,后改为桃苏班)途经坛丘。直至1987年10月停航。
9月上旬,坛丘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汤二宝、副乡长洪振声。
是年,太平乡耀明初级社社长张顺才出席江苏省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
1954年
5月,南塘乡东南村董阿传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并出席表彰会。
5~8月,降雨974.6毫米,全区最高水位4.47米,冲垮9只圩,被淹农田1万多亩,倒塌房屋42间,屋内积水2741间。
上半年,坛丘区各乡试点办合作社,并逐步推开,至5月3日,已有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3个常年互助组,204个临时互助组,14019户农户参加。
7月,坛丘区与盛泽区合并为盛坛区,坛丘为乡,较以前的坛丘乡范围扩大,辖47个村和1个小集镇。
是月,中共南心乡党支部建立。
8月17~19日,盛坛区互助组代表会召开,出席1879人,会议还参观郎中乡大东村新东生产合作社。
是年,水稻一半以上稻田受稻苞虫侵害。
1955年
冬春,坛丘乡大修圩围,加高加固圩堤,疏通内河,开挖新开河。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始,坛丘乡初级合作社并社升为高级社,至1956年底,98%农户入社。
11月起,城镇居民口粮定量供应,农村粮食产量搞“三定”(定产、定购、定销)。
是年,坛丘乡建起广播收音站。1958年5月通往农村,下半年设广播站。
1956年
1月,坛丘镇上办起铁业、木业等近十个社、组及丝织厂。
3月27日,吴江县区域调整,坛丘境内属盛泽区管辖。调整后的坛丘乡,原管辖的47个村中划出烂溪以东的大谢乡13个村,郎中乡7个村归茅塔乡,划进原在平望区管辖的南塘乡中的9个村和1个小集镇。
是月,坛丘乡第二届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汤二宝、副乡长李仁宝。
春天,郎中村湾兜里流行脑膜炎,钱明丰家的小孩中4人有3人感染上,其中1人死亡,2人有后遗症。
4月,坛丘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总支委员会成立。
6月5日,坛丘联合诊所开业,人员9人;镇上药店合并。1958年改名为公社民办医院。1959年7月15日,更名为公社医院。1966年更名为坛丘卫生院。
7月,首次种植双季稻获得成功;1962年,统一催芽种植;1993年最后一年种植。
12月,全国开始使用简化字,原壇坵乡改为坛丘乡。
是年,开展群众性防治血吸虫病和灭钉螺运动。
是年,在包头建工部华北建工八局二公司工作的丁学高(南心村人)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直至1958年。
1957年
3月,坛丘乡中国共产党党总支委员会成立,下辖9个支部。
9月中旬,中共吴江县委择定坛丘乡金星一社为“说理斗争”试点,批倒、批臭资本主义思想。
10月17日,撤区并乡。是日,中共坛丘乡委员会、坛丘乡人民政府同时成立,下辖11个党支部,22个高级合作社。乡政府设在坛丘镇上。
10月31日,坛丘乡二届二次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沈沛乾、副乡长沈来宝。
是月,乡千人大会召开,总结以粮食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
年末,反右斗争先在教师队伍中开展,然后全面推开,至1959年,有24人遭批判处分,1979年,平反纠正。
是年,30%~40%的小麦得麦锈病;晚稻发生穗菌瘟病。
1958年
4月30日,坛丘乡第三届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王胜华、副乡长沈来宝。
6月4日,中共坛丘乡党委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召开,选举党委书记胡海清、副书记郑开业。
7月,全乡从各社中抽调69户、145人作为“远征军”到菀坪落户。
8月11日,《浙江日报》为坛丘等乡的合作社出动劳力支援浙江嘉兴县洛东、王江泾等乡农田建设的协作精神发表评论。
9月25日,中共坛丘公社党委成立,任命胡海清为党委书记,郑开业、张幼堂、俞绍荣为副书记。
是日,坛丘人民公社成立,任命王胜华为社长,沈来宝、计福庭、黄金福、钱金荣为副社长。
是月起,公社建大会堂,办轧米厂、窑厂、畜牧场、邮电所、农业中学、文化站、文工团、敬老院等。
10月,抽调青壮年近百人分别去福建伐竹队伐竹、苏州钢厂工作;1961年1月开始返回。
秋天,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大兵团作战; 12月21日,公社召开大办食堂现场会;1961年5~6月间,食堂解散。
11月,公社组织大批民工挖渠道、建联圩、开太浦河。翌年,大谢、郎中、坛东、坛西联圩建成。1960年,太浦河工程结束。
下半年,坛东机房亮出首盏电灯。
是年,捕捞大队成立,翌年,中共捕捞大队党支部成立。1968年,渔民陆上定居。
1959年
2月,公社妇女联合委员会(简称妇联)主任谈志珍(女)、公社党委宣传委员高亦清出席江苏省农业群英会。
春节,猪肉实行计划供应;1961年起,农民生猪派养、派购;1962年起,奖售换购;1975年,又派购。
4月下旬至5月,坛丘公社党代会、社员代表大会分别召开,贯彻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研究“三包一奖”精神。
5月4~5日,公社共青团第一次团代会召开,选举团委书记张幼堂(兼)、副书记陈海明。
7月27日,公社动员支边; 8月25日,70人赴新疆搞建设,另有10岁以下儿童5人随去。
12月,公社开始整党、整团、整社,翌年4月完成。
是年,干部配有枪支弹药的全上缴公安局。坛丘上缴4支枪。
是年,个个大队通电话、广播;翌年3月,县至公社的电话会可以双向化。
1960年
上半年,公社先试点,再全面摊开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生产大队为基础,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核算”的管理制度。
7月上旬,抗旱,坛丘镇明月港建套闸(坛丘联圩)。1984年7月,重建。1998年,再重建。
8月,17种日用品、副食品凭票、凭券定量计划供应。
是月,开展“新三反”(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贪污盗窃、反对强迫命令)运动,11月结束。
是年,公社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马学珍(女)出席江苏省文教群英会。
是年,全公社人口出现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3.3‰.
1961年
2月5日,中共坛丘公社党委第二次党代会召开,选举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柳长林,第二书记王佰顺,副书记张幼堂、俞绍荣、庞奎、沈根荣。
3月中旬,坛丘公社第四届人代会召开,选举社长王胜华,副社长沈来宝、计福庭、黄金福、钱金荣。
7月,公社配合县民政科,派员到浙江省动员外流农民回乡,后有71人返乡。
下半年,公社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农业《六十条》)。制订《关于留足社员自留地的几项规定》,翌年6月,自留地划结束。
冬天,纠正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干部生活特殊化、“一平二调”等问题。
是年,南塘联圩从梅堰联圩分出,坛西联圩分出南麻,坛东联圩分出坛丘,大谢联圩分出坝里,开通墩家荡港。
1962年
1月,全面贯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全社设22个大队,286个生产队,队队设会计,并于3月培训。
4月,南麻公社成立,坛丘公社分出平桥、龙泉、北麻、中旺、南麻、太平、永安7个大队给南麻公社。
春天,公社在亭心大队试点甄别(纠错)工作,再全面推开。
9月,公社武装基干民兵连建立,并进行训练。
10月,茅塔联圩分设为盛泽茅塔联圩与坛丘新东联圩。
11月26~28日,公社共青团第二次团代会召开,选举团委书记俞绍荣(兼)、副书记陈永钧,还选举共青团吴江县代表。
12月,坛丘公社精简城镇人口,坛丘镇上精简16人。
下半年,公社将人福、大熟、坝里、星塔4个大队一分为二,北旺大队一分为三,至此,全社共有21个农业大队,1个捕捞大队。
是年,公社配备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各大队恢复民校(困难时期停办)。
1963年
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社中、小学生首次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并持续至2000年7月。
4月中旬,坛丘公社第五届人代会召开,选举社长丁仁山,副社长孙九智、吴家成。
4月30日,中共坛丘公社党委第三次党代会召开,选举党委书记柳长林,副书记芦诚、李丕福、庞奎,还选举监察委员会及监察书记李丕福。
4~5月,盛泽镇徐欣国、徐海扬等一批知识青年插队(简称知青、插青)到坛丘农村;以后每年均有知青到坛丘农村插队落户,直至1979年返城。
5月20日,坛丘南部地区下冰雹,伴龙卷风,刮倒草房、瓦房。
是月,修建莲云桥两岸的驳岸,下半年重建明月桥。
是月,坛丘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设社长、副社长。
第三季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动员;1964年初开始,9月底结束。
1964年
1月19日,下雪量13.5毫米;2月18~19日,积雪16厘米,陆上交通受阻。
至7月1日零点,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坛丘公社总户数5500户,总人口21122人,其中男11161人,女9961人。
是月,溪南大队插青徐欣国,出席省知识青年参加农业劳动积极分子代表会。
10月16~17日,坛丘公社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成立暨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全社有贫下中农5528人参加。
是月,公社组织全社政治队长及学习《毛泽东选集》(简称“毛选”)积极分子到新安大队召开学毛选现场会,过后,还组织到太仓县向顾阿桃学习。
下半年,全社办起10所耕读小学(含简易小学),吸纳学龄儿童247人,至翌年下半年,全社共有耕读小学69班,学龄儿童1147人。
1965年
1月18~19日,坛丘公社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全社贫下中农代表和三级干部714人参加。
3月15日,受强寒潮袭击,24小时降温16.6°,夏熟作物受冻害。
8月1日,城镇居民食油供应每人每月从3两增至4两。
1966年
1月,坛丘公社第六届人代会召开,选举社长杨信忠,副社长孙九智、俞绍荣。
5月1日5时30分,公社武装民兵排在粮库场上演练射击时,枪支走火反弹,击中一民兵而身亡。
是月,公社 “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简称文革小组)成立。
6月,学校 “红卫兵”“红小兵”组织成立,并开展革命大串联。
8月上旬,公社传达并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
是月,“破四旧”、横扫“牛鬼蛇神”、揪斗“当权派”、取缔宗教组织,各大队组建造反组织,到“地主”家“破四旧”。
下半年,公社首选郎中、沈泥、小熟3 个大队,各派1人到吴江卫校学习,成为首批半农半医的农村卫生员(又称赤脚医生、大队卫生员)。
是年,疏通坛丘港,在明月南街建造轮船码头,1967年竣工启用。铜罗至上海的上海班在坛丘码头停靠。1978年5月码头重建。1987年10月停航,码头转卖。
1967年
3月1日,公社生产办公室成立,人武部负责抓工农业生产。
是月,坛丘中学开始复课闹革命。
3月26日下午,遭大风、冰雹袭击,风雨历时1小时左右,风力6~7级,阵风8~9级。
下半年,坛丘产生两派,开展派别斗争。
是年,郎中、小熟大队首批合作医疗站(卫生室)成立,至1970年,个个农业大队成立合作医疗站。
1968年
1月起,烂溪(坛丘段水家漾口至斜港口)改称为运河。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307部队到坛丘开展“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管、军训)工作。
是月,坛丘公社开办初级中学,取名为吴江县坛丘“五七”中学。
3月,实行革命大联合,公社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建立,设主任、副主任。
4月下旬,在群众中开展阶级斗争,同时揪“叛徒、特务”,制造冤假错案。
9月,苏州三院到坛丘“开门办院”,培训大队卫生员11人;卫生院医生送医下乡到各大队。
是月,公社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简称教革组)成立;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编写乡土教材。
10月,公社 “红代会”“贫代会”“工代会”成立。
12月6日,苏州市高级中学学生54人到坛丘插队落户(简称苏插青)。
1969年
冬春,公社在荡湾里办学习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一批干部、群众受陷害和批斗。
3月8日,县组织坛丘、盛泽联合围垦西白漾,1970年春结束。
上半年,公社设上山下乡办公室。
7月,坛丘清风桥桥面断裂,一插队青年掉下河,被石块压死。是月,苏州专区和苏州市领导到坛丘慰问苏插青。
8月30日,公社群众大会召开,传达8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命令》,开展战备教育,制止打、砸、抢行为。
秋天,发生严重稻飞虱,每亩10万~20万只,稻穗枯死。
下半年,全社所有中、小学校更名为“五七”学校;大队完小开始附设初中班(俗称戴帽子中学);贫协主任任校革委会主任。
12月14日,公社组建民兵独立团、武装民兵连,设团长、连长、指导员。
1970年
年初,坛丘下放干部、医生、教师61人,插队落户城镇居民168人(全家落户23户87人)。
3月,公社缫丝厂竣工开业,首批工人24人。
1~5月,全社整党建党,党支部25个,共产党员447人,恢复组织生活;6月初,组建“老、中、青三结合”领导小组。
6月24日,中共坛丘公社党委第四次党代会召开,选举党委书记胡学乾,副书记胡掌林。
7月26日下午,刮龙卷风,桥门大队第三生产队仓库倒塌,压住30多人,压死2人。
9月,坛丘“五七”中学招学制2年半高中生1个班,1971年改招学制2年的高中班。
下半年,公社从农业大队中抽调部分人、户,去西白漾组建一个革新大队。翌年2月13日,中共革新大队党支部成立。
10月,血吸虫病防治小组成立,开始为血吸虫病人治病。
是年,对出租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没收或处理地主多余房屋及私有出租房屋。1980年,落实政策并纠错。
1971年
年初,农村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公社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展“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产生一批冤、假、错案。
3月14日,公社新团委成立。团组织开始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活动)。是年,公社团代会召开,选举团委书记胡掌林,副书记杨连珠(女)、顾勤华。
4月5日,坛丘有知识青年9人去大丰农场落户,1980年返回。
夏天,各大队农民自发到北麻漾开采泥炭(俗称黑泥)作燃料。
是年,公社举办7期党员队长、辅导员参加的路线斗争学习班,并轮训大、小队干部。
是年,公社对29个基层党支部,9个重点大队进行组织整顿。
1972年
5月中旬,奋战四夏誓师大会召开,号召干部群众抓路线、学大寨、学塘桥。
10月,批判林彪“571工程纪要”;1974年,全社干部、群众、学生开始“批林批孔”。
下半年,公社设专职扫盲干部和辅导员,大队成立扫盲领导小组,小学教师兼任辅导员,学员考试合格发脱盲证。
是年,公社电影放映队成立,配置8.75毫米放映机1台。
1973年
8月,公社妇联恢复活动,推选出席县第四届妇代会代表。
9月,公社工会组织恢复活动,推选出席县第五次工会代表大会代表。
是月,公社选送一批优秀青年经文化考试合格后上大学,名为“工农兵”大学生,以后每年送一批,直至1976年。
12月,公社在“文化大革命”中查抄的物资全部复查、清退,处理结束。
是年,公社办起沼气站,各大队建沼气池。
1974年
4月10日起,集镇开放国家粮油议购议销市场,以平抑集市粮油价格。
7月23日深夜,坛丘遭受暴风雨、冰雹袭击,最大风力10级以上,二、三熟稻田受损,刮倒电杆、房屋。
11月4日,21个农业大队配有接生员,全面推行新法接生。
是年,农村开始使用小型拖拉机。
1975年
3月10~17日,公社团委在溪南大队、缫丝厂试点改选团组织,再全面推开,至5月8日,全社26个团支部改选完毕。
4月28日,坛丘公社团委第六次团代会召开,选举团委书记吴明黎,副书记程惠明、王景萍(女)、陆虎荣、吴金和。
是月,坛丘集镇党总支及集镇革命委员会成立,选举书记、副书记及主任、副主任;1983年10月8日撤销。
7月8日17点15分,溪南大队十三、十五、十六生产队社员21人,分2条船外出割草,返回途中在平望窑厂附近太浦河中翻沉,船上人员全部落水,4人遇难。
8月,公社贯彻毛泽东“六二六”及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抽调一批人员开展大规模灭螺。
11月,公社抽调一批民工去开浏河,12月完成归来。
秋天,公社测量放样盛坛公路,冬天,各大队组织人员修筑路基。
是年始,商业系统作为安置知青回城工作的重点,1979年安置最多。
1976年
1月15日,公社下半旗致哀,停止娱乐活动一天,悼念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
6月,经省考核验收,坛丘公社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8月30日,公社用电管电站成立。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治丧期间,公社下半旗,停止娱乐活动。18日,各单位组织群众收听收看追悼会实况。
10月上旬,中共坛丘公社基层党支部改选结束。
四季度,公社批判“四人帮”大会召开。
是年,公社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成立。
是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击个体手工业、小商贩,冲击农民种植、养殖业。
1977年
1月26~30日,全体党员干部在南塘大队集中整党整风。
1月30日,雪深度20厘米,翌日,最低温度-10.6℃,夏熟作物大面积受冻害。冬春,降雪8次,寒潮3次。
9月10~11日,8号台风袭击,最大风力10级,西白漾东汲港坝头冲垮,仲子环桥冲塌,公社组织人员抢修。
12月2~18日,公社派民工参加东太湖复堤工程建设。
是月,恢复高考,部分插队青年及本地学生参加高考。
是年,围垦小猪漾、蒲荡、喜潭潭(龟头潭)、李家荡、潜龙渠荡等。
1978年
1月23~26日,公社办学习班,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加速发展农业。
4月,坛丘卫生院妇产科医生俞蕴己出席省卫生工作先进代表会议。
6月,公社聘请计划生育专职干部,计划生育小分队成立。1980年10月,公社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
8月至9月上旬,持续干旱37天,耕田干裂,水位2.25米,各大队组织劳动力疏通河道。
9月30日,公社落实政策办公室成立,翌年9月,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成立。
是月,将原“五七”学校更名为坛丘中学、坛丘中心小学,学校由县文教局领导管理。
12月7日,复查甄别“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隔离审查的474人。翌年1月,平反228人,纠错166人,开干部大会消除影响80人。
是月,农村实行“五定一奖”(定人、定田、定工、定值、定产、奖赔)责任制。
1979年
1月17~25日,公社、大队两级干部首次在吴江集中冬训。
3月,基本结束对地、富、反、坏、右“摘帽”,对其子女326人,重新定成份为社员。
4月,公社业余教育在革新大队办起农民技术夜校,然后全面推开。
9月29日起,大队建农业机械服务队(简称农机队),小熟、大谢、星塔率先成立,至1983年4月,全社22个农业大队全部成立。
7~10月,公社对1959年以后的历次运动进行复查、纠错,落实政策。10月30日,公社在新东大队召开第一批落实政策平反大会。
10月21日凌晨,郎中大队第六生产队钱阿根家发生火灾,钱阿根母亲烧死,其弟弟烧伤。
11月12日,为原小业主、小商业、小手工业恢复劳动者身份。
是月,公社开始土壤普查,1982年6月结束验收。全社有土地70533.5亩,其中耕地42601.7亩。
是年,钱家桥被农用机动船撞毁。该桥于1981年7月11日批准建造,1982年4月重建,是年8月竣工。
1980年
1月27日至2月2日及2月4~7日,党员干部分两批,在南塘大队冬训,以后形成制度,直至1999年。
2月26日,公社交通管理站成立。
3月1日至4月5日,全社22个农村党支部,分批进行民主改选工作。
7月,公社卫生院易地建造10楼10底新大楼,建筑面积750平方米。1997年再次易地搬迁,占地面积7333.7平方米,住院楼面积1553平方米。
是月,公社开始普查地名,至1981年12月结束,公布大队名由来、小地名、总耕地面积及总人数。
8月4日,公社召开两户(专业户、联系户)代表会,选举产生出席县代表会代表。
是年,盛泽圣塘联圩和坛丘溪南联圩(俗称大谢联圩)合并,组建第二个县级联圩,名为溪南联圩。
1981年
6月28~29日,坛丘公社第七届人代会召开,会议决定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选举管委会主任徐静柏,副主任王志林、王胜奎、孙阿和、徐阿学。
9月25日,公社财政所成立。
是月,村完小有“戴帽子”中学的附属初中班撤销,成立南心、南塘、溪南、坝里4所联中,由坛丘中学统一管理。
11月15日,革新大队更名为西白漾大队,捕捞大队更名为坛丘渔业大队,1982年1月1日起执行。
下半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1982年10月全面推开。
是年,基督教恢复活动(家庭聚会)。
1982年
2月27~28日,坛溪大桥由常熟水利工程队建造,年底完工,翌年1月31日竣工通行。
4月16~17日,中共坛丘公社党委第五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新的党委委员,选举党委书记胡掌林,副书记徐静柏、徐阿学。
是月,整建妇联工作,社、队两级妇联组织改选,产生24个基层妇代会。
至7月1日零时,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坛丘公社总户数6682户,总人口27435人,其中男14155人,女13280人。
9月,坛丘中学撤销高中部,创办纺织专业班职业高中,学制2年;1987年停办。
12月16日,中共吴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建造坛丘至盛泽的公路,全长5.83公里,路面宽4米,1983年竣工,1984年4月3日通车。1992年,拓宽至24米。
是月,大熟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陈玉英,被江苏省评为1982年度劳动模范,1983年春,出席省级表彰会。
1983年
1月,中共坛丘公社党委决定是月起,对现役军人、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实行统筹补贴。
3月22日,小谢大队发生1起恶性强奸案,判刑2人,受处分5人。
6月15日,中共坛丘公社党委更名为坛丘乡党委,公社管委会更名为乡人民政府(简称乡政府)及乡经济联合委员会(简称经联会),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
7月10~11日,坛丘乡人民政府、坛丘乡经联会成立暨坛丘乡七届二次人代会召开,会议选举乡长陈荣生,副乡长王志林,经联会主任沈天荣,副主任陈志荣、徐明清、张志浩。人民政府、经联会8月12日启用新印章。
是月,坛丘首次制订现任干部、职工到龄退休规定,9月实行。
8月7日,机电站齿轮厂产品“苏排N型污水泵齿轮转动箱”获江苏省水利科技成果二等奖。
是月,汽车站开始建造;1994年10月1日,易地建造在坛丘港西熟字圩上。
9月29日,乡团委举办乒乓球、象棋赛,121人参加,各决出前3名。
10月6~14日,中共坛丘乡党委举办党员干部(含乡三套班子)培训班,受训206人。
10月25日,乡文化站举办书画赛,参赛人员54人,年龄最小15岁,书法、画画各评出前3名。
11月1日,乡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同时工商组成立。
24日,坛丘乡设成人教育中心(简称成教中心)。
11月26日下午,溪南村17组农民曹阿泉1家3人去乡轮窑卖砖坯,在坛溪大桥南俞家湾港口,被船队驶过涌来的浪头淹没溺水身亡。
12月25日,坛丘乡团委第七次团代会召开,选举产生团委委员,团委书记陈凤根,副书记屠玉良。
是年,乡设村镇建设办公室(简称村建办)、环境保护办公室(简称坏保办)。
是年始,乡办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
1984年
1月20~21日,中共坛丘乡党委宣传办牵头在镇上设摊为民服务及上街、穿村宣传,以后形成制度至1995年。
1月21日,坛丘乡首次制订乡规民约10条;1986年1月21日修订。
是月,乡第一次农民运动会召开,项目有田径、拔河赛等,各赛出前3名。
2月14日,中共坛丘乡党委举办元宵灯会,由村、厂党支部书记带队,展示龙灯超千盏。
3月12日,坛丘乡第五届妇代会召开,选举乡妇代会委员,乡妇联副主任陆爱英(主持全面工作)。
3月16日,中共坛丘乡党校成立,地点在政府大院內,党校校长胡掌林,副校长程惠明。
5月2日,全乡第一批残疾人员36人到福利印染厂工作。
5月7~8日,坛丘乡第八届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陈荣生,副乡长王志林、钱传明。
5月11日,盛坛公路从南超圩接通205省道开始动工,年内通车,全长2.2公里。
6月13日,暴雨,一夜下雨179毫米,16日夜水位上升到4.22米。全乡淹没早稻1.3万余亩,倒塌民房27间、猪棚81间,经济损失148.34万元。
7月15日,乡恢复敬老院,地点设在东蒲荡;1989年7月,搬迁至沈泥村。
7月26日,坛丘乡科技协会(简称科协)成立暨第一次科协代表大会召开,选举科协主任沈天荣,副主任陈志荣、徐明清、张志浩、朱青萍。协会有学组10个,理事137人。
10月16日,乡少先队总部分7个方队举行建队35周年检阅式,中共坛丘乡党委书记及乡团委书记出席开幕式。
10月22日,乡少先队总辅导员陈菊梅被江苏省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并出席表彰大会。
是年,文物普查,主查桥梁。1985年公布:白龙桥为县级保护桥梁;广济桥、目莲桥、莲云桥、安定桥、杨家桥(太平桥)为乡级保护桥梁。
是年,坛丘乡在吴江县乡镇企业中获增长速度第一名。
1985年
1月初,乡实行乡、村办企业党支部书记负责制。
1月10日,首次开通坛丘至盛泽半自动拨号电话电路;1987年10月26日开通国内直拨;1990年1月3日开通国际直拨。
是日,乡政府发〔1985〕字2号文《关于重申“重点户、专业户”建造临时用房的规定》:种粮、养蚕、养母猪大户均可建10~20平方米临时用房。
2月24日起,实行合作医疗村办乡管。
5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记者到坛丘考察乡办企业。
6月7日17点17分,坛丘供销社的面包车与浙江省湖州市的车辆,在“318”国道青浦路段相撞,伤5人,其中重伤2人,死亡1人。
7月25日,坛丘至盛泽的公交车延伸到苏州,从此,坛丘邮路由水上轮船托运改为陆上公交车托运。
9月7日,乡庆祝首个尊师重教节(简称教师节),学校3所,教师21人受表彰。
10月,进镇公路(银河路)通车。
11月5日,全国大中型水域养殖增殖经验交流会的代表到坛丘乡外荡精养区域参观。
11月28日,中共坛丘乡党委第六届党代会召开,选举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徐胜祥,副书记陈荣生、沈天荣。
是年,粮食征购工作全面放开,粮油指令性计划商品改为指导性计划商品。
是年,吴江县乡镇企业技术人员职称开始评定,当年有60人获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至1999年,有176人获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1986年
2月19日,溪南村猪瘟病严重,1个村民小组死掉猪近千头,其中1户死25头。
3月3日,乡政府发文《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关措施的决定》。
是月,基督教在坛丘村12组建教堂,6月底竣工,7月献堂。
4月23日,新兴路路基形成,10月1日竣工,长0.682公里,为沙石路面。
6月20日,北京丝绸总公司顾问、高级工程师项志生,到大会堂为蚕农代表讲授养蚕技术,到坛丘缫丝厂调查蚕茧生产和收、烘工作情况,此后每年2次,直至1992年。
6月26日,中共坛丘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办公室地点从坛丘港西俞家墙门搬迁到盛坛公路北,老鼠坝南,花园浜边。原办公地点改为乡文化中心。
是月,横跨麻溪的溪南大桥建成通行,全长59米,宽4.1米,矢高8.5米。
8月1日,坛丘中学教师陈留金去西藏支援教育事业两年。
9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第一次到坛丘考察。
10月1日,中共坛丘乡党委办创刊《精神文明之窗》,为月刊。
10月8日,中国香港客商孙福林到坛丘考察投资环境。
12月,民政助理章佳华评为江苏省民政工作先进个人,并出席省表彰会。
是月,坛丘村张美珍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并出席省表彰会。
1987年
1月28日,坛丘至南麻的公路正式通车。
2月6日,乡人民政府规定:每月15日为乡长接待日,并形成制度。
3月6日晚上8时、3月11日、4月1日,坛丘连续3次遭冰雹袭击,大片油菜、三麦被击伤,损失严重。
4月28~29日,坛丘乡第九届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陈荣生,副乡长陆阿林、钱传明。
5月20日,用电管电站架设盛泽至坛丘专线5.6公里;至此,全乡变压器57台,容量5095千伏安。
5月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第二次到坛丘调研乡、村工业。
6月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坛丘乡成为第三批重点工业卫星镇,及对外开放乡。
6月22日,坛丘乡工会成立暨坛丘乡工会代表会召开,会议选举工会主席倪福明,副主席吴天歧。
7月22日,吴江县、嘉兴县两交通局及坛丘乡、桃园乡(嘉兴县)的领导在坛丘讨论重建跨江、浙两省的庙桥,桥跨度30米,面宽4米。1988年3月13日通车。
8月,坛丘中学从坛丘港东的献字圩搬迁至港西的烟字圩,原校舍给中心小学。
12月底,全乡村村通自行车乡道。
1988年
1月15日,《江苏经济信息报》刊登:“1987年10月6日,吴江冰箱配件厂天堂花牌分子筛干燥过滤器,获省优秀新产品金牛奖,该厂为轻工业部定点生产厂。”
1月5~20日,全乡各党支部换届选举;同时选举产生中共坛丘乡党委第七次党代会代表85人。
1月25~26日,中共坛丘乡党委第七次党代会召开,选举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徐胜祥,副书记陈荣生、沈天荣。同时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纪委)召开,选举纪委书记倪福明。
1月30日12时,人福村第六村民小组沈金娜家发生火灾,沈金娜被烧死。
4月9日,乡团委为坐落于坝里村的潘天扬烈士墓立碑,并确定为教育基地。
是月,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开始发放,至年底,发放率达90%。
6月6日,中共吴江县委宣传部部长陈铁民带山西省、陕西省参观团到坛丘参观。
8月,盛泽新民丝织厂选址郎中村12组建造液化气站,从此,全乡人民开始用液化气。
9月2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北京科技日报推举科技新秀》,新东村张明华被评为十大科技新秀之一。
10月1日,中共坛丘乡党委派陈凤根去沈泥村探索农户“带机入股”新模式。
11月4日,全乡6477户农户领到宅基地证。
11月7日,横跨麻溪的清溪桥竣工通行,该桥长59米、宽5.2米,矢高8.2米。
是年,坛丘缫丝厂生产的白厂丝获省、市丝绸系统优良产品证书。
1989年
3月11~25日,全乡23个村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
5月4日,坛丘乡九届三次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杨伯荣。
5月15~24日,坛丘乡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到江浙交界处设卡,阻止蚕茧外流。
6月12日,全乡中小学校舍普查,危房面积509平方米;乡村两级领导现场办公,限期解决。
7月13日,《苏州日报》报道:坛丘供销社被命名为“江苏省省级先进企业”。
是月起,知青,半农户配偶户口可以农转非。
9月16日,大水,水位超4米,新安村朝阳庵决堤,全乡干部、群众从各村运输泥包到朝阳庵坝抢险。
8~10月,全乡开展民主评议中共党员,参评党员1028人,评出好(优秀)、比较好、一般、较错、不合格5种,其中5人受党纪处分,3人未参评。
1990年
1月12~13日,中共坛丘乡党委第八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乡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周民,副书记杨伯荣、章炳泉、王长观,还选举乡纪委委员,纪委书记黄健,副书记张志浩。
2月中旬,全乡党员干部进行“三基本”(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
2月27~28日,坛丘乡十届一次人代会召开,会议决定设坛丘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及常务主席王长观;选举乡长杨伯荣,副乡长陆阿林、屠玉良。
5月,坛丘乡人武部与民政办一起,走访在吉林,內蒙古部队的家乡子弟兵近三十人。
6月30日,吴江县丝绸公司出资,修缮白龙桥,11月竣工验修。
至7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坛丘乡总户数7258户,总人口28258人,其中男14279人,女13979人,暂住人口202人。
是日,中共坛丘乡党委办创刊《坛丘情况》,为月刊。
8月2~25日,第二代桑螟虫危害,9月10日发生第五代桑螟虫危害。
8月30日,机电站齿轮厂获国家水电部“部级先进企业”称号。
12月,乡实行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制度。
是年,苏南绸厂研究成功的小提花“苏星绸”获省级新产品开发项目奖。
1991年
1月14日,坛丘乡第六次妇代会召开,选举乡妇代会委员及乡妇联主任陆爱英。
1月25日,老鼠坝农贸市场开业,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摊位304个,场外停车场面积300平方米。
2月13日,坛丘乡在坛丘缫丝厂举行首次集体婚礼。
4月16~17日,坛丘乡十届二次人代会召开,听取、审议通过《坛丘集镇总体规划调整方案》。
4月24日,撤销坛丘乡经济联合委员会,建立坛丘乡农工商总公司;任命周民为董事长、章炳泉为总经理。
是月,乡举办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有250多人,苏州市人民广播电台现场直播。
5月18日,国家交通部苏南运河考察团,到坛丘段考察烂溪切角、裁弯整治工程;1995年11月2日签协;1997年8月29日,国家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率队,副省长王荣陪同,到坛丘考察苏南运河吴江段的鸭子坝。
5月21日至7月,连降暴雨,最高水位达4.13米,高水位持续56天,受涝面积3.6万亩。
9月5日,亭心村中学生黄国强跳高打破县记录,被选拔参加省运动会。
10月19日,南塘村8组姚志芳、姚雪芳、姚瑜芳三姐妹因均评为省丝绸行业操作能手而被吴江团县委摄制成电视片《姚家三姐妹》。
12月21日,乡残疾人联合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会召开。
是年,坛丘缫丝厂获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和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
1992年
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县级),5月1日起,市、镇党政机关启用新印章。
3月2日,县民政局发文命名盛泽至南麻的公路为盛南公路;同时命名银河路、银河桥、新兴路;更名计家浜(原居家浜),组字圩(原叙字圩);正音、正字地名等14条。
3月27~28日,坛丘乡十届四次人代会召开,听取、审议、批准《关于入股承包织机管理若干规定》。
4月28日,坛丘乡决定7月建2500吨坛丘自来水厂,取水口在坛丘港;同建西白漾水厂;1994年6月7日,坛丘水厂总管过坛丘大桥,向运河东发展。
4月30日,《苏州日报》讯,南塘村8组姚志芳获省立功奖章,并授予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2~4月,全乡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乡干部食宿在村。
5月9日,坛丘乡在坛丘中心小学召开捐资助学动员大会,干部当场捐款;全乡有2万多群众参与,共捐43万元。
是日,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领导小组成立,年底验收合格。
8月21日,江苏电视台拍《双桥的故事》到坛丘选景,10月实拍。
是月,农村用电标准达标验收合格,坛丘成为吴江市用电达标乡。
9月5日,坛丘乡团委第八次团代会召开,选举团委委员,团委书记陈建荣,副书记陈明军。
9月25日至12月25日,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同时选举产生中共坛丘乡第九届党代会代表65人。
12月7~8日,中共坛丘乡党委九届一次党代会召开,选举党委书记石中炜,副书记杨伯荣、秦铁康、吴新祥。
是年,坛丘乡被江苏省体委评为体育先进乡镇。
1993年
1月15~16日,坛丘乡第十一届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杨伯荣,副乡长张玉泉、陈凤根、戚建刚。
2月1日,坛丘乡决定在坛丘村11组建造3.5万伏安遥控、遥信、遥划、遥调变电所,1996年12月建成,主变容量16兆伏安,1997年投入使用。
4月1日起,国家放开粮油价格;1994年5月,国有粮店走向市场。
8月18日,东方丝绸市场第二分场(轻纺市场)竣工开业。
8月22日6时,外河水位4.43米,农田、桑地受淹,民宅进水,房屋倒塌,经济损失上千万元;20~27日,烂溪断航。
8月25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到龙桥村看望抗灾一线干群。
8月29日,省军区政委、少将魏长安,到白龙桥了解防汛救灾工作情况。
是月,中心小学从坛丘港东的献字圩搬到坛丘港西的熟字圩,坛丘、大熟2所村校同时并入,至此,坛丘中心小学下辖南塘、中南等4所辅导校,10所村校,1所中心幼儿园。
9月24日,乡机关召开住房改革工作会,并进行住房改革。
10月7日,国家教委战略发展研究室主任郝克明到坛丘中心小学调研、视察。
是年,苏南绸厂开发的真丝“苏星绉”经省、市鉴定,列为省科技新品,填补省內空白。
1994年
年初,乡文化站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文化先进乡镇”。
1月7日,坛丘乡十一届二次人代会召开,选举乡长陈志荣,人大主席团主席吴新祥,并举行人大主席团挂牌仪式。
1月底,坛丘派出所建110电话报警系统;1997年全镇开通110、119报警电话。
2月5日,烧香港桥拓宽,10月10日竣工。
3月8日,乡召开修建“318”国道募捐动员大会,三套班子每人捐318~320元,机关干部及基层党员干部捐100~400元,企业及部门负责人捐100~500元不等;全乡认购“318”债券108万元。
5月18日,坛丘撤乡建镇暨经贸恳谈会召开,特邀历届中共党委书记、友好乡镇、吴江市、局、周边乡镇领导及乡、村(企业)两级干部参加。
5月21日统计,1~5月,全乡新增变压器13台,1年内增加35台,超过新中国成立后44年来总容量。
是日,南塘村丝织厂由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至此,全镇所有村办集体企业都完成改制。
6月21日,吴江市税务局批准坛丘建地方税务所;10月,坛丘税务所拆分为国税、地税两个机构,属盛泽分局领导。
9月20日,坛丘镇工会第一次代表会召开,选举工会委员,工会主席钱永云,副主席程婉萍(女)。
11月17日晚,溪南大桥被江苏(拖)627号轮队碰撞后倒塌;是月,要求重建,翌年7月16日,竣工通行。
1993-1994年度,坛丘缫丝厂被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
是年,全镇新增电话机593部,1年安装数相当于1950~1991年的总数。
1995年
1月29日,镇三套班子领导走访困难户,离、退休干部及敬老院老人;以后形成制度,至2000年7月并镇。
2月22日,坛丘镇十一届四次人代会召开,审议、通过《坛丘镇实行基本现代化发展规划》(1996年6月30日获市政府批准),选举副乡长陆爱英(女)、杨金庭。
是月,全镇23个村级股份合作企业成立,村党支部书记为法人代表。
5月,白龙桥被撞,桥上对联下坠,桥身倾斜,航道改道。6月25日,中拱又被船队撞毁,南北来往人员需摆渡。
7月7日,水位达4.38米,龙桥村,计阿(家)港东盛泽防洪排涝站未完成工程淹没;北心圩、小牛圩754亩水田、138户农户、586间房屋被淹,最深处达1米。
是月,坛丘中心小学确立以乒乓球为突破口,提高小学生素质的实验课题;翌年9月18日,特邀中国女子乒乓球第一个世界冠军邱钟惠到学校指导学生。
8月3日,小熟村范建国高考理科成绩获吴江市第一名。
11月23~24日,中共坛丘镇党委第十届代表会召开,选举产生党委委员,书记陆新荣,副书记陈志荣、屠玉良、盛红明、仲天荣,会议还选举纪委委员,纪委书记盛红明,副书记胡掌明。
11月28日,省政府批准: 12月1日起,易地建坛溪大桥,全长235.6米,总投资1千万元,建成后桥名更名为坛丘大桥;翌年9月7日,坛丘大桥转体成功;20日对接成功;12月1日竣工通车。原坛丘大桥更名为华洋桥。
12月7日零时,电话号码由6位升7位,启用苏州市长途区号“0512”。
是年,坛丘镇23个村,村村通公路。
1996年
1月16~17日,坛丘镇第十二届人代会召开,选举镇长陈志荣,副镇长杨金庭、张玉泉、陆爱英(女)、陈凤根、戚建刚,人大主席陆新荣、副主席钱琴珠(女)。
1月31日,吴政发〔1996〕13号《关于同意坛丘镇设立桥西等三个居委会的批复》,从此,坛丘镇设桥西、银匠湾、桥东3个居委会。
4月20日,西白漾村第一、第二两个村民小组的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
4月30日,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在坛丘港西,华洋桥边开工,12月竣工;1997年元月28日开场营业。
7月22日,自来水厂取水口移至北麻漾,用水范围扩大至15个村,3170户,日供水量提高到5000吨,1997年竣工投产。
8月20日,吴江市乡镇工业局工作的戚志浩捐资5万元铺设坝里村至清溪桥的柏油路面。
10月31日,镇设农业普查办公室,并开始普查,翌年1月15日完成。全镇总面积47.02平方公里,是日,实有耕地面积31659.5亩,其中水田面积31450.4亩。
11月22日,镇年内安装1000多户有线电视,并与吴江联网,翌年向远郊村延伸,1999年,村村通有线电视。
是日,国家督学李良财,到坛丘中心小学验收“双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达标。
12月11日,省体改试〔1996〕字433号文批准组建华佳集团,并批准其为江苏省省级集团。华佳集团被省经贸委评为江苏省产品出口合格企业。
1997年
3月27~28日,坛丘镇十二届二次人代会召开,会议表决通过吴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原镇长陈志荣疑似经济犯罪而罢免职务的罢免案,选举镇长沈云奎。
4月11日,江苏省著名散文作家艾煊到坛丘镇考察江苏华佳集团。
5月12日,镇在南塘村征用土地,建首个垃圾填埋场,8月建成。
6月,坛丘小商品市场搬迁到老鼠坝原农贸市场内。
7月7日,中共坛丘镇党委副书记钟军(女)、人大副主席杨金庭、副镇长吴天歧、人武部长吴福祥走访在山东长岛部队的家乡子弟兵二十余人。
8月14日,溪东片5个村联合建第二自来水厂,日供水量700立方米,至此,全镇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9月28日,中共坛丘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由花园浜边搬迁到扎网湾东(原工业公司办公地),原来政府办公的地方改为文化中心。
11月8日,总投资4000万元的吴江市联合托运站在西白漾落成并运行。
11月14日,坛丘镇十二届三次人代会召开,选举镇代表沈建华、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沈建华、副主席杨金庭。
1998年
2月24日,坛丘镇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
3月19~22日,寒潮袭击,气温大幅下降,既打雷又下雨雪,22日最低温度降至-1.4℃,背影处积雪达2~3厘米,夏熟作物冻害严重。
至8月31日,连续14天高温(大于35℃),极端气温达37.2℃。
是月,镇人武部与镇民政办,赴福建南平武警部队看望家乡子弟兵近十五人。
11月16日,镇红十字会成立,设会长1人;翌年3月,镇红十字会组织57人义务献血,最高年龄54岁。
12月1日,坛丘镇十二届五次人代会召开,选举副镇长吴天歧。
12月16~17日,中共坛丘镇党委十一届一次党代会召开,选举党委委员,党委书记沈建华,副书记沈云奎、盛红明、王长观、钟军(女)、王春花(女,不脱产),会议还选举纪检委委员,纪委书记王长观、副书记陈建荣。
是年,全镇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容量8000门,每百人10.7部;1999年8月,每百人16.7部,实现电话镇。
是年,江苏省女子柔道队运动员,大熟村王娟参加省年赛,获女子青少年组柔道70公斤级冠军。
是年,公交公司首次开通大谢村、南塘村两条公交线路。
是年,坛丘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1999年
1月5日,坛丘镇农工商总公司颁发〔1999〕字1号文《关于私营企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
1月11~12日,坛丘镇十三届一次人代会召开,选举镇长沈云奎,副镇长陆爱英(女)、张玉泉、陈凤根、吴天歧,会议选举人大主席团主席沈建华,副主席杨金庭。
6月27日,水位上升到4.45米; 7月3日4.71米,全镇90多公里外围圩全线告急。南心圩、北心圩及北麻漾沿线接连出险。全镇抢险抗灾。
7月,江苏华佳集团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华佳纺织品公司。
10月16日,坛丘镇经江苏省验收合格,成为省级卫生镇。
是月,坛丘、郎中、西白洋3个工业小区基本形成。
11月18日,坛丘镇通过省初级卫生保健合格镇考核。
是年,盛南公路中坛丘至南麻段改建为两级公路水泥路面,并建成通车。
是年,江苏华佳集团、联圩牛津布厂、建筑公司等6家企业分别采取整体出售,分块剥离,动产拍卖,不动产租赁形式;乡、村办企业转资给私人经营。
2000年
2月3日,郎中村多块土地出租,时间大多为50年。
2月28日,农工商总公司制订〔2000〕字7号文件,题为《坛丘镇关于进一步规范私营企业发展政策的若干意见》。
3月30日,坐落于坛丘村12组,可容纳500多人的新教堂举行落成典礼。
4月,坛丘中学团支部被江苏省团委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6月26日,铺设梅坛公路中南塘至梅堰城角村段长880米、宽4.5米的柏油路。
7月12日,坛丘镇与盛泽镇合并,8月4日停止使用原印章。